荒野之上。
一支大军正在行进。
这就是元蒙大军的前锋。
而这前锋中只有三万人是元蒙的军队。
其他六七万人都是依附元蒙的部落军。
他们都是些牧民,自带武器马匹,跟着自己的族长,去帮元蒙打仗。
这种部落军适合打顺风仗。
每一个牧民都是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马术没话说。
就是没什么军心。
他们都是跟着族长来的,感觉就是来凑热闹。
如果是劫掠,或者敌人溃散追亡逐北,那个顶个的兴奋。
但是如果遇上不好啃的骨头,那第一个跑路。
就是给元人和蒙人打打工,没必要真玩命。
他们的族长们心里也清楚。
不能让自己的部族勇士死伤太严重。
不然其他部族甚至效忠的元蒙人就会抢夺他们的牧场,霸占他们的妻女。
所以这样的军队,人数再多,也攻不破铁门关的关城。
以前元蒙来施压,带的都是这样的部落军。
人多,好用,还便宜。
但这次就不一样了,还有三万元蒙正规军跟着。
这些正规军就不一样。
基本都是元人和蒙人,还有和元蒙比较亲近的奚族。
很多人身上都披着个半身的锁子甲。
这甲胄在元蒙是绝对的好东西。
毕竟草原自己不产铁。
以前的铁都是缴获或者走私。
尤其是东部的女真,卖给元蒙很多的铁。
而这只行军中的大军前锋,掌军的竟然是一个毛头小子。
元蒙大汗耶律重石的大儿子,以后汗位最有力的竞争者,耶律博。
这人长的那叫一个高大,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是光着膀子。
脸上和身上到处都是陈年旧伤。
看起来凶悍无比。
“元姝那女子,给大汗出的什么馊主意。”
“那铁门关是那么好攻的吗?”
“照我说还不如去攻夏国边军,成功的几率还大些。”
身边副将也不敢违逆,只是一个劲的点头。
“算了,大汗既然发话了,就意思意思吧,起码把刘贞打的不敢出关,也好给大汗一个交代。”
“让那些部落军走快些,两个时辰内要赶到铁门关前!”
…………
此刻的铁门关已经枕戈待旦,就等着元蒙的军队前来攻城。
刘贞将整个注意力全部放在前关上,所有的守城武器也都放在这里。
铁门关前关和后关不一样。
更加的宏伟,更加的坚固。
两边依着山体建造了两座高耸的城堡,上小下大。
中间是一防御城墙。
城墙上并没有城门洞。两条带有坡度的石坡从左右城堡延伸出去。
也就是说除了直接攻击城墙外,想要破门,就要经过石坡向上,攻破石堡大门,再一路向上,将整个山体石堡占领。
最后从石堡后门进入铁门关通道。
这些路都是设计好的,只能一辆马车通过,还要经过好几道闸门。
而直接攻击城墙也很难。
城墙高五十米,厚十八米,用投石机砸也砸不动。
马面,女墙,射击孔,滑石道一应俱全。
城墙的后面,就是一大片空地,也是铁门关通道最宽的地方。
这里布满了军队,休整替换的士卒都在这里,随时准备支援城头。
因为铁门关两山夹一谷的地理条件,进攻方一次投入的攻城兵力最多一万人。
刘贞的守城兵力也最多一万人。
两边只能用添油战术,不停的替换攻守部队。
比的就是谁的军队更加坚韧。
但攻城方伤亡一般比较大,而守城方依靠坚城和充足的城防器械,可以大大的减少伤亡。
这也是刘贞不到十万人敢硬顶元蒙四十万大军的底气。
他坚信,想靠四十万人硬攻铁门关,必然会付出元蒙无法承受的代价。
刘贞捂着伤口,坚持不下城,只是让军医简单包扎了一下,就继续在城头准备着。
派出去两百多斥候,不停的回来汇报元蒙前锋的消息。
“报,将军,元蒙前锋再次分裂,前部两万部落军,中部四万部落军,最后是三万元蒙骑兵。”
“三部分相隔多远?”
“前部距中部三十里,中部距后部二十里,且前部速度越来越快。”
“最多一个时辰,就要到关城下了。”
刘贞思量了一下,叫来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