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准备对法国人的殖民地动刀子了。虽说法国人在北非的兵力不少,但是补给依然是靠国内和抢劫原住民。
尤其是那次波西米亚的煤铁采掘业,直接让一个二流银行腾飞成了和他并驾齐驱的存在。
那些曾经的竞争对手们,要么直接锒铛入狱,要么被迫接受重罚,有些关系比较硬,手腕比较高的也不得不给奥地利政府提供一笔长期低息,甚至是无息的贷款。
另一方则是提供给奥地利帝国大笔战争贷款,一方面可以取得国家的认同,荣誉头衔和称号都不会少。
此时最开心的就是英国人了,虽然爱尔兰部分地区开始发生起义,苏格兰人也在搞事,伦敦城内的立宪派整天游行。
之前鼓动所罗门·罗斯柴尔德当立宪派话事人的那群资本家又找上了所罗门。
一千对十万,破釜沉舟,两个世界的英雄,伟大的现代游击战之父,意大利近代唯一指定战神
即便是不知道后世的那些历史,仅凭威尼西亚一战就足可以证明他的价值。
同时奥地利军也能完成在波河沿线的部署,这对于此时的战局才是最关键的。
比起城市中揭秘、告发,广大的农村地区要直接得多,农民和那些亲奥地利派乡绅都是把他们当成野猪杀,杀了直接换钱那种。
帮派分子都敢骑在秘密警察和宪兵头顶上拉屎,现在形势逆转,那可怪不得人家连本带利都收回来了。
而奥地利的官员们也很乐意利用这种奖惩机制来进一步分化威尼西亚地区的叛军。
理由自然是和梅特涅狼狈为奸一起卖国,天地良心,犹太人明明没有祖国才对。
他们得到消息之后就逃之夭夭了,完全不顾那些追随者的死活。不过在拉尔斯眼里,那些所谓的追随者也是死有余辜。
现在是该落井下石,还是雪中送炭。
弗兰茨并没有急着处死法比奥和尼埃莱·马宁,他们确实罪大恶极,但是有他们在威尼斯叛军就有目标。
实际上无论是奥地利要吞并撒丁王国,还是撒丁王国倒向奥地利,对于英国来说都会使欧洲大陆的局势变得不可控。
他们的宗旨是欧洲就不能有人一家独大,无论是法国、俄国,还是奥地利。
参战总需要理由,不过庇护九世已经替英国人想好了。而且海战英国历来就没怕过谁,这种没有风险的买卖约翰·罗素最喜欢了。
回家太晚了,先将就一下,我晚点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