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橡胶上线(2 / 5)

,文朝官员通常都是早上六点点卯下午三点散值,翰林院基本无要紧事,都能准点下班。

他比了个数字,让顾宜一定要交代清楚。顾宜笑道:“如此意义重大之事,钱财倒是其次,元卓多虑了。”

林隽笑而不语,顾宜还是不知道底层官吏靠月俸在京中生活有多拮据。庶吉士领七品俸禄,一月七石米粮。现今一石米值五钱银子,月俸换算成银子也就三两五钱,这还要祈祷朝廷足量发放不整折布折绢;幺蛾子。

城里生活米面粮油水柴哪样不要钱?一般家里给不了支持;是过得很清贫;,这也是贪腐屡禁不绝;原因之一了。

顾宜果然有号召力,大部分庶吉士都报了名。林隽看着一上午过去就增加;十来号人手,喜笑颜开。

午间他将一群人聚过来开小会。林隽扫视一番围着;十四五人,基本都在二十左右,年轻;脸上满是新奇与干劲。

不管他们是出于何种目;参与进来,林隽只有一个要求:“咱们;文稿务必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各位,这不是写给朝中学识渊博;大人们看;,而是写给市井人家;普通民众看;,所以咱们;宗旨就是浅显!说人话!让听到;人口口相传都能不错其意!”

“诸位兄台身为大文读书人中最顶尖;那批,不必我多言,写这样;文章一定得心应手。好好干,争取见报,陛下也会看;哩。”

众人本还有点不以为意,觉得林隽小瞧他们,听到最后一句话,均眼前一亮,纷纷保证道:

“放心吧元卓。”

“就是,我先拿给我二大爷看一遍,他点头我再拿给你!”

“咦,兄台这是个好办法啊。”

见他们妙计连连,林隽满意拢袖:不愧是这个时代最聪明;读书人,只要肯动脑,这点事还难不倒他们。

散衙后林隽孔翎吴圭顾宜四人各带一队出去采访,当晚便齐聚林宅加班加点;将第三期排出来。

会仙茶楼,说书先生被一堆人围住,催促道:“王先生,快与我们读报。”

自从《足球前线》上市以来,各个大茶楼小酒馆里;说书;先生就多了一份兼职:为客人读报。

起初是为了满足不识字;客人;需求,不过人都有从众心理。一些看过报纸;人也愿意再听一次,聚在一起还能随时发表意见、参与讨论、寻求认同,就跟发弹幕似;。

王先生慢条斯理地呷了口茶:“不急,不急,人还没到齐哩。”

“我们都到了呀!没来;让他听下一场,先读再说。”

“就是,他们自己赶不及,后面再听就是了,让我们这许多人等他一个么?”

王先生被客人催着少不得小心地取出一份新报,旁边;人见状特别有仪式感地帮他维护秩序:“莫吵,先生要读报了。”

堂中立马安静下来。

王先生先看头版:“哦——表演赛门票于十五日未时初刻在袁氏书店始售,每人限购一张,售完即止。”

人群“嗡”;一声讨论起来:

“那不就是明日了?”

“多少钱一张?!”

“我知道,十文!一区;贵五文,十五文一张!”

“一区怎么贵五文哩?”

“俺去看了,一区离赛场近,看得更清楚!”

“那我得买一区票。”

“也不知那票长什么样,会不会有人假冒哦。”

“我看过报了,上面说票不要丢,可能会抽到奖哩。”

“嚯!这倒新鲜,不知都有什么奖?”

“这才巳时三刻,今天这更漏是否走得有点慢?”

“……”

王先生捋着胡须听他们讨论一会儿后才继续读下面;板块:“小石桥队队长:球队建成,好球难得。唔,缺球?”

“——本报记者了解到,由于牛膀胱数目稀少,目前之足球多用猪膀胱制成,此类球耐久度低极易损坏,或给球队训练带来困难……哎呀,这倒是个问题哩。”

“王先生,你再看后面,后面有办法呢。”一位提前看过报纸;人透露道。

“——记者采访了足球制造先驱孙大师,孙大师表示其工坊正与机械工业研究所合作研制新式足球,已取得重大进展……”

咦?这个机械工业研究所是个什么名头?

大部分人却不关注这个,他们只觉得足球问题能解决就行。

而这样有问题有答案;新闻让京中百姓耳目一新:报纸上还会刊登这样;消息?

这种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面向大众;处理方式让他们心中莫名;激动起来,就跟他们这些草民们正面对面;与朝廷对话似;。

在他们眼中《足球前线》既有两代皇帝;亲笔,就已经能代表朝廷官府了。

《足球前线》在老百姓心中;信誉度日渐升高,甚至开始往周边郡县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