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后面。现在魏延不遵守丞相的遗言,自己带着自己的人马,先进了汉中,还放火烧断了栈道,劫走了丞相的灵车,想要图谋不轨。带着走卒发动政变,谨比飞鸽传书上奏让陛下知道。
太后听完之后,问着:“卿们怎么感想?”
蒋琬上奏:“以臣的愚见:杨仪为人虽然有些急性子,近乎不能容物,但是筹备运输粮草,参与军事,和丞相一起办事很长时间了,现在丞相临终的时候,把大事交给他,决非是一个会背反的人。魏延平时就自恃公高盖主,看不起其他人;只有杨仪不虚伪讨好,魏延心里嫉恨他;今天看见是杨仪带着兵,却不是自己,心里很不服气,所以才烧断了栈道,断了他回来的路,又诬陷上奏而想要先一步图谋陷害。臣愿意把全家良贱性命作保,保杨仪不会造反。实在不敢保魏延不会造反。”
董允也上奏:“魏延自己仗着自己功劳高,常常感到不公平,口无遮拦屡出怨言。以前之所以不立刻造反的原因,只是害怕丞相罢了。现在丞相刚刚病死,乘机作乱,这是必然的情况。再看杨仪,才干思维敏捷练达,被丞相所任用,一定不会背弃造反的。”
刘禅:“要是魏延果然造反,该用什么办法抵御他呢?”
蒋琬:“丞相一直怀疑这个人,一定有遗留的计策传授给杨仪。要是杨仪没有倚仗,怎么能够退进谷口呢?魏延一定中计了。陛下放宽心。”
没有一会,魏延又上表过来寻求支持,告诉说杨仪造反了。正在看表的时候,杨仪也有表文过来了,上奏说魏延造反了。二人轮流着让表,各自诉说着是非。刘禅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
费祎过来了。
刘禅召见他进来!费祎详细的说了魏延有造反的情况。
刘禅:“要是这样,先下令让董允带着人假意劝他,给他好好说着,安抚他激动的心情。”
董允奉诏走了。
魏延率先烧断了栈道,带着兵屯集在南谷,把守住关口,自以为占领了有利地势;却没想到杨仪、姜维连夜带着兵抄到南谷的后面。杨仪害怕汉中有什么闪失,让先锋何平带着三千兵先过去。杨仪和姜维这些人带着兵抬着灵柩朝着汉中这里过来了。
何平带着兵直接绕到南谷的后边,敲着鼓呐喊着。哨马飞过来报告魏延,:“报,杨仪让先锋何平带着兵从槎山小路抄过来骂战”
魏延大怒着,着急的披挂上了马,提着刀带着兵过来迎接。两阵对圆之处,何平出马大骂着:“逆贼魏延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