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些线索(1 / 2)

李子书闻言,眉头紧锁。他知道,饥荒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解决的。

但看着村民们那一张张饥饿、无助的脸庞,他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责任感。

“村长,我相信总会有办法的。”李子书坚定地说道:“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饥荒的办法。”

村长却似乎并不这么认为。他摇了摇头,转移了话题:“算了,先不说这些了。你们刚来这里,还是多休息一下吧。”

“明天我带你去看看我们的田地,你就知道我们面临的困难有多大了。”

李子书见状,知道村长并不相信自己能够解决饥荒问题。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决定在村庄内溜达溜达,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线索。

罗沁月跟在李子书身后,看着他四处张望,不禁有些好奇地问道:“子书,你在找什么?为什么对一株植物这么入迷?”

李子书闻言,笑了笑说道:“沁月,你记得我们之前在京城的时候,曾经吃过一种叫做土豆的食物吗?”

“那时候我觉得它很好吃,而且产量也很高。如果这里能够种植土豆的话,或许能够解决村庄的饥荒问题。”

罗沁月闻言,恍然大悟。她看着李子书手中的土豆幼苗和种子,心中充满了希望。

李子书带着采集到的土豆种子和幼苗找到了村长。他兴奋地说道:“村长,你看这是什么?这是土豆!”

“如果我们能够在村庄里种植土豆的话,或许就能够解决饥荒问题了。”

“哎呀,我说你们两位,我们这村子穷得叮当响,哪有闲粮养闲人?还是赶紧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吧!”李大山挥了挥手,想尽快摆脱这麻烦。

李子书微微一笑,不急不缓地从背囊中取出一株看似普通的植物,那植物的叶子翠绿,根部还沾着些许泥土,正是他此行带来的希望——土豆。

“村长,您别急,这东西虽不起眼,却能解决咱村的饥荒问题。”

李大山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屑:“哼,你当我没试过?那玩意儿吃了会死人的,去年就有人误食,差点闹出人命来。”

李子书摇了摇头,耐心解释道:“那是因为你们误食了毒土豆,其实土豆种类繁多,只要挑选得当,烹饪方法正确,它不仅无毒,还是极好的粮食来源。”

“您看,这些就是我精心挑选的,安全可食。”

说罢,李子书便动手在村边的一块空地上挖了几个小坑,将手中的土豆小心种下,又取了些清水细心浇灌。

接着,他转身对村长说:“不如这样,我今儿就用这些土豆,给大家做一顿美味的土豆饼,让您和村民们尝尝鲜,如何?”

李大山半信半疑,但见李子书一脸诚恳,加之村里确实缺粮,便勉强答应了。

李子书带着几个好奇的村民,一起动手挖出了几个刚成熟的土豆,洗净、切片、捣碎,再加入少许盐和面粉,搅拌均匀后,用村里的土灶小火慢煎。

不一会儿,一股诱人的香味便在整个村子里弥漫开来。

村民们闻香而来,围在了灶台边,只见金黄色的土豆饼外焦里嫩,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李子书将饼分发给众人,大家尝了一口,纷纷露出惊讶的神色,这味道,竟比他们平时吃的那些粗粮要美味许多,而且吃下去后,肚子暖洋洋的,十分舒服。

“哎呀,这……这真是朝廷派来的赈灾粮食吗?”一个年迈的村民激动地问道。

李大山见状,心中五味杂陈,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大家误会了,这不是朝廷的赈灾粮,而是这位李子书公子带来的土豆所做。”

“去年咱们尝试种植失败,是因为不了解其中的门道,今日一见,方知是咱们错怪了土豆。”

村民们听后,先是愕然,随即是满心的欢喜与感激。

他们纷纷围向李子书,七嘴八舌地恳求道:“李公子,请您教教我们,如何种植这神奇的土豆吧!咱们村再也不用为粮食发愁了!”

李大山也意识到自己的无礼,上前一步,深深鞠了一躬:“李公子,之前是我态度不好,请您大人有大量,别往心里去。我们村能遇上您,真是天大的福气!”

李子书连忙扶起村长,笑道:“村长言重了,我本就是为了帮助乡亲们而来,何来怪罪之说?”

“来,我现在就把种植土豆的方法和制作土豆饼的技巧告诉大家,希望咱们村以后能自给自足,过上好日子。”

李子书开始详细讲解土豆的种植技巧,从选种、播种到管理、收获,每一步都讲得细致入微。

他还特别强调,土豆喜欢凉爽,不宜在高温时种植,且要注意轮作,以免土壤病害。

村民们听得认真,有的还拿出纸笔记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那土豆丰收的季节里,李子书站在村头,望着一片片绿油油的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