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尽力而为(1 / 2)

函谷关外,夕阳如血,将大地染得一片赤红。李子书与朱玲潜伏在草丛中,目睹着眼前的惨状,心中五味杂陈。

遍地是倒下的士兵,血流成河,哀嚎声、哭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人间地狱的画卷。

李子书紧握着拳头,眼眶泛红,他难以理解,为何在这广袤的大地上,和平总是如此难以企及。

他低声对朱玲说道:“为何?为何总是要有战争?百姓何罪之有,要承受这般的苦难?”

朱玲也是神色凝重,她虽然出身皇室,但看到这样的场景,心中也是充满了悲痛。

她轻轻拍了拍李子书的肩膀,安慰道:“子书,这世间之事,往往复杂多变。但只要我们尽力而为,总能找到一丝光明。”

函谷关内的战斗逐渐接近尾声。朱玲眼尖,发现了交战的一方竟然是义渠部落的军队。

她惊讶地对李子书说道:“子书,你看,那是义渠部落的旗帜!他们怎么会和邻国军队交战?”

李子书眉头紧锁,他深知义渠部落与邻国之间的关系一直紧张,但没想到竟然会爆发如此大规模的战争。

他问道:“朱玲,你知道他们之间的矛盾吗?”

朱玲点了点头,缓缓说道:“义渠部落原本是一个独立的部落,但几年前被邻国皇帝强行纳入其境内。”

“义渠的首领太平王一直对邻国皇帝的政策不满,认为他们剥夺了义渠的自主权。最近,太平王终于忍无可忍,选择了造反。”

“可惜,邻国皇帝发觉时已经太晚了,战事一触即发,现在已经是无法收拾的局面。”

李子书闻言,心中更加沉重。他明白,这场战争背后,是无数百姓的苦难和牺牲。

待义渠的军队撤离后,他与朱玲决定进入函谷关,尽自己所能去救援那些伤兵。

他们小心翼翼地穿过战场,来到了关内。眼前的景象更是惨不忍睹,伤兵满地,哀鸿遍野。

当伤兵们看到朱玲时,眼中突然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他们以为这是朝廷派来的增援军队。

“公主!是公主来了!我们有救了!”一个伤兵激动地喊道。

朱玲闻言,哑口无言,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解释。

李子书见状,连忙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各位兄弟,你们误会了。我们并不是朝廷的增援,只是路过的行人。但看到你们如此苦难,我们决定留下来帮忙。”

伤兵们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又被李子书的真诚所打动。他们纷纷说道:“公子,您虽然不是增援,但您能留下来,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

李子书点了点头,他开始组织伤兵们进行简单的救治和转移。他利用自己学过的医术,为伤兵们包扎伤口,减轻他们的痛苦。

而朱玲则在一旁协助,她的细心和耐心让伤兵们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在这个过程中,伤兵们逐渐了解到了李子书和朱玲的真实身份。

他们知道朱玲是邻国的公主,但此刻却并没有因为她的身份而有所畏惧或疏远。相反,他们更加敬佩李子书和朱玲的勇气与善良。

“公子,公主,你们快走吧。这里太危险了,万一义渠的军队再回来,你们就危险了。”一个伤势较重的士兵虚弱地说道。

李子书摇了摇头,坚定地说道:“我们不会走的。我们要和你们一起度过这个难关。”

但伤兵们却异常坚决,他们知道李子书和朱玲的身份特殊,一旦落入义渠军队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纷纷劝说道:“公子,公主,你们的心意我们领了。但你们真的不能再留在这里了。请带走公主,避免她受到任何伤害。”

朱玲站在函谷关的残垣断壁之上,望着眼前这群伤痕累累却仍坚韧不拔的士兵,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说道:“各位兄弟,这里太危险了,我们必须尽快离开。我会带你们回到安全的地方,那里有医生,有食物,有你们需要的一切。”

李子书闻言,眉头微皱,他深知带着这么多伤兵离开并非易事,更何况还要躲避义渠军的搜捕。

但他也明白,朱玲的话给了这些士兵希望,是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他点了点头,问道:“军队驻地在哪里?我们得规划好路线。”

一个伤兵挣扎着指了指上方,声音微弱地说道:“在函谷关上方,距离这里不远,但山路崎岖,很难走。”

李子书目光扫视四周,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他转身对众人说道:“大家别急,我有办法。”

说着,他走到旁边的树林中,挑选了几根粗壮的树干,利用随身携带的绳索和工具,迅速制作出了几辆简易的推车。

众人见状,纷纷投来惊讶的目光。他们没想到,这个看似文弱的书生,竟然还有如此手艺和力气。

李子书微微一笑,说道:“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