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阀门(1 / 2)

经过一番查找,林将军果然在地图上发现了一条从山上流下的山泉水。

“主公,你看这里!这条山泉水或许可以引到县城来!”他指着地图上的山泉水说道。

秦萧看着地图,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他们当即决定前往实地勘测,看看这条山泉水是否真的能够引到县城来。

当他们来到山坡时,却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山坡的斜度太大,水流速度极快,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这……这如何是好?”林将军看着陡峭的山坡,心中充满了忧虑。

秦萧也皱起了眉头,他深知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但就在这时,他突然灵光一闪:“如果我们能够制作一个开关阀门,或许就能够控制水流速度了!”

林将军闻言,眼睛一亮:“对!开关阀门!可是,这阀门该如何制作呢?”

秦萧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必须承担起这个重任。

“我来试试吧。”他说着,便转身走进了自己的房间,开始闭门不出,专心研究阀门。

阀门的制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秦萧尝试了各种方法,但效果都不理想。他有些沮丧地坐在桌前,心中暗自吐槽:“这系统也真是的,给了我这么个任务,却不给我点有用的信息。”

他的脑海中突然响起了一个声音:“系统任务:研制阀门成功,奖励工程基础技术精通。”

秦萧坐在昏黄的油灯下,眉头紧锁,手中把玩着那块看似简单实则难缠的阀门模型。

他忍不住再次吐槽起那个神秘莫测的系统:“说好的给有用信息呢?这阀门到底该怎么搞啊!”语气中满是无奈与烦躁。

苏婉儿轻轻走进房间,手里端着一杯热茶,放在秦萧面前,柔声说道:“别太急了,或许我们可以从古籍中找找灵感。古人智慧无穷,说不定就有我们需要的答案。”

秦萧闻言,眼睛一亮,猛地站起身,大步流星走向藏书阁。

书架间,尘土飞扬,他一本本翻阅着,直到一本泛黄的古籍吸引了他的注意——《机关术要略》。

书中详细记载了一种利用榫卯结构制作的开关,精妙之处在于其无需任何外力便能自锁自开。

“就是它了!”秦萧兴奋地喊道,随即开始根据书中描述,复刻那个古老的开关结构。

一夜未眠,当第一缕晨光穿透窗棂,秦萧的阀门雏形终于问世。

当他满怀期待地进行测试时,却发现效果远不如预期,阀门虽然能开关,但控制水流却显得笨拙且不稳定。

“问题出在哪里呢?”秦萧喃喃自语,眉头拧成了疙瘩。

林将军在一旁观察许久,突然开口:“主公,这阀门虽妙,但似乎缺少了些什么……对了,是流动性!它需要更加灵活地适应水流的变化。”

秦萧闻言,恍然大悟,但随即又陷入了新的困境。如何增加阀门的流动性,使其既能有效控制水流,又能保持结构的稳固?

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决定外出走走,或许能从中找到灵感。

走在乡间小道上,秦萧的目光被田间忙碌的百姓吸引。只见他们正利用水车改造收割工具,提高劳作效率。

水车那缓缓转动的身影,仿佛在诉说着某种自然与机械和谐共生的智慧。

“水车……转动……流动……”秦萧口中反复念叨着这几个词,突然,灵感如闪电般划过脑海:“对!将水车的元素融入阀门中,让它也能随着水流的变化而灵活调整!”

回到住处,秦萧立刻着手改进阀门设计,将水车的旋转原理融入其中。经过数次失败与调整,一个全新的阀门装置终于诞生。

这次,它不仅能够精准控制水流,还能根据水压自动调节开合程度,真正实现了智能化管理。

秦萧迫不及待地召集了百姓,提出要在山上安装这个新装置,以解决西凉地区的水源问题。

百姓们看着这个奇怪的装置,心中充满了疑虑。

“这能行吗?看起来不靠谱啊。”有人小声嘀咕。

秦萧见状,拍了拍胸脯,斩钉截铁地说:“大家放心,我秦萧以人格担保,这个装置绝对能行!我们一起努力,让西凉再无干旱之忧!”

在林将军的指挥下,百姓们纷纷加入到安装工作中。

他们开山劈石,铺设管道,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在秦萧几人的鼓励和带领下,众人齐心协力。

终于将阀门装置成功安装在了山泉水的出口处,并打通了通往县城的水渠。

那一刻,当清澈的山泉水通过阀门缓缓流入干涸的土地,整个西凉地区仿佛都焕发了新生。

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称赞秦萧几人是他们的救世主,是他们带来了希望与光明。

县官站在人群中,看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他既为西凉地区终于解决了水源问题感到高兴,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