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4章(2 / 2)

在市赛上获得过一丝半点的荣誉,连被称作“安慰奖”“参与奖"的三等奖都没有!警告是有效果的,所有人都被陈老师的话封了嘴巴,再也不敢出声。“必答题”环节和课堂提问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因为有了陌生老师的加入,才让部分适应力差的学生失了平常心。

但"抢答”,是不一样的。

题目再容易,这种只能有一个队伍回答的氛围,这些学生没有一个人经历过!

陈老师又环视了几圈,最终视线定格在中间,慢慢道,“下面,我们开始进行第二个环节′抢答题"。规则之前已经和大家详细说明了,我再总结一遍:每个队伍要有一个负责抢题的选手和一个负责答题的选手,抢题选手固定,答题选手内部轮流。待抢题选手抢到答题权后,只有轮到的答题选手可以回答,其他选手不得提示,如果出现同队其他选手抢先回答的情况,那么我会剥夺该该队伍的答题权,该题目重新进入抢答权争夺环节,答错的同样如此;如果有其他队伍的选手抢先回答,并且回答正确的话,分数将划给抢到答题权的队…”为了防止参赛者胡乱补充扰乱答题秩序,“抢到答题权的队伍中,如果有其他选手抢在答题选手前面回答,则全队丧失答题权"和"未抢到答题权的队伍抢先回答,那么答对得分就会划给有答题权的队伍"是新增的限制。前面一点,考验的是这个队伍的团结协作能力,只要出现一个不配合的队友,那么就别想得分,而这一道题的答题权会重新放出给其他队伍抢答,犯规的队伍同时失去抢答权,简而言之,如果被别的队伍得到了分数,那就是白白把分送给了别人。

后面一点,则是预防其他队伍通过抢答别人的题目来获得分数,干脆直接规定如果这么做的话就是帮别的队伍得分。规则只会越来越严密,想钻空子的人都只能收起小心思,严阵以待。看着台下坐得板正的学生,陈老师心中自我安慰了一番。虽然知识能力比不上市里的学生,但考场纪律还是能够控制的。“赛前已经让你们决定好了抢题选手和答题选手的轮流顺序,现在还有一次变更人选的机会……“陈老师拿起教棍轻轻点了点,“有没有哪个队伍想要换的?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欧于群没有拿到抢题选手的位置,黑脸上的脸色又添上一色,但也不敢再说什么。

赵俊英是湾顶小学的抢题选手,笑容都咧到后脑勺了,像跳跳糖一样扭来扭去的恨不得比赛马上开始,好让队友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速度。令人意外的是,东贝小学的抢题选手竞然是看起来慢吞吞的许华,或许就是那种“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惊人"的人吧?上陈小学的抢题选手则由陈婉婷担任,此刻她正右手不住地握拳、放松,蓄势待发的模样和吵嘴的时候大相径庭。

参赛者仅一人的队伍,无需纠结该选谁当抢题选手和答题选手,反正只有一个选择,既是抢题选手又是答题选手。

至于双人队伍,比如姜林小学,定下抢题选手后,答题选手自然先由另一人担任。

见没有队伍变更人选,陈老师示意辅助老师准备开始,“出题的方式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由我读出题目,在我说完′开始抢答′的那一瞬间,场上所有队伍都能够举手争夺答题权,抢到答题权后必须三秒内给出答案,故意拖延时间者初为违规,剥夺当轮答题权,所以大家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看到这些小黑极没?在我读完题后,说′开始抢答′前,辅助老师会将小黑板上的遮挡物取下,这个就是第二种出题方式……”

这个环节被叫做“抢答题",自然是以“抢答"为主要目的,抢答权是每个队伍都享有的,如果抢到答题权的队伍最终没有得分,那么将会收到各种各样的眼神,这些眼神带来的压力绝对会让这个年纪的学生产生难堪、羞愤等等各种情结不一而足。

陈老师知道,这就是郝校长真正的目的!

如果在梭子岛,都不能忍受这些的话,就算去了市赛,面对可能成千上万的观众,也撑不过一轮!

“这个环节的题目我们都已经抄好了,在我说′抢答开始′前,会有老师把小黑板亮出来。“陈老师继续道,“所以如果大家没有听清题目或者没有把握答对,可以缓一缓,重新看下题目,再决定要不要抢答。不然的话,就算得到答题权,也可能因为回答错误失了分。”

题目抄写在小黑板上这件事,是领队老师们争取来的,就是为了给参赛者们多些时间和机会,免得一时慌张题目都听不懂,用眼睛看总是安心一些。对于这点,参赛者的反应却并不同,有的确实舒了口气,有的却没什么反应,还有的却有些不高兴,后者大多是反应能力比较快的人,觉得这么做可能丧失了自己的优势。

不管参赛者们的心心思如何,“抢答赛”终于来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