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军器监所辖诸坊工匠缺失严重,更让臣感到心惊的,是军器监的案牍库所存大批案牍卷宗……”
这也是个有想法的主啊。
楚凌心底生出感慨。
军器监是负责军器**的,通俗些来讲这就是大虞的军工体系,该监所辖诸坊生产的种种,如甲胄,刀枪,弓弩等,是需要移交到武库储备的,军器监管生产,武库管储备,这样能避免监守自盗的情况。
但在那段特殊时期下,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不好的事开始出现,武库所储备的军器,都有一部分被偷偷拿出来贩卖,那就更别提军器监了。
“给朕严查!”
见苍卜说着说着停了下来,楚凌眼神凌厉起来,“国虽大好战必亡,但与之相对的,是国虽大忘战必危!”
“军器监,乃中枢重地所在。”
“现在居然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不加以整顿的话,那今后边疆一旦有变,中枢该如何应对?”
“陛下,此事仅靠军器监来查,恐很难在短期内见效。”苍卜听后,立时讲明心中所想之忧。
军器监在中枢这边,算得上是肥水衙门,可军器监管的就是军器**,这底下是所辖不少官吏,但主要管的是各坊的工匠,以确保中枢明确的事宜,能够在军器监尽快推动起来。
现在要查过去的一些亏空,这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啊,总不能叫军器监的官吏领着工匠去查吧?
这不现实,也不可能。
“那就叫锦衣卫协办。”
楚凌想了想,伸手对苍卜道“等这次御前结束后,卿家就去趟锦衣卫,将此事跟锦衣卫指挥使臧浩言明。”
“既然要查,就给朕好好查。”
“看看在这前后,究竟有哪些人将手伸进了军器监,这件事要尽快查出来,朕会密切关注此事的。”
“臣遵旨。”
苍卜作揖拜道,可心里却有些不平静。
他没有想到天子会叫锦衣卫协办此事,原本按苍卜所想,此事是否能与御史台的一起来查。
毕竟在今日大朝上,天子明确表态,让御史台的人开始整顿吏治,这在苍卜看来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但苍卜想的,跟楚凌想的完全不一样。
楚凌希望军器监这边,能够尽快的完善起来,待到军器监的威立起来,那么在上林苑的一批批工匠,就可以分批安置到军器监去了。
既然是军器**,那军器监今后要做的,就是紧密围绕虞都京畿一带,筹建起一批成规模的诸坊才行,以流水作业的方式,去成批量的制造各式军器。
楚凌知道生产力的提升是急不得的,但适当的提速生产模式,继而反馈到生产力方面,这是可行的。
集约型手工制造业。
这是楚凌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要在虞都京畿一带推行起来的,作为大虞的核心腹地,各类资源向虞都京畿汇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如果能在他的推动下,将这一模式在虞都京畿一带搞出来,那对于楚凌而言,将握有一张王牌!!
不过这件事要徐徐图之,不能心急。
领先半步那叫天才,领先一步那叫疯子!
集约型手工制造业,对于大虞所处时期是超前的,楚凌需要先在特殊领域试行起来,在这过程中,不断积攒经验,完善制度,特别是人才的培养必须跟上,如此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进行整建制的复刻。
如此一来的话,保密就是重中之重。
不被世人所知晓的王牌,那才叫王牌。
否则就是打明牌了。
而作为大虞天子的楚凌,打明牌,这纯粹是在浪费他的政治优势!!
所以从苍卜提出该事时,针对其的考验在悄无声息间就开始了,如果他能通过楚凌的考验,那苍卜今后在大虞中枢,将占据极其重要的份量与地位。
“陛下,都水监这边的情况,跟军器监有些类似。”
在楚凌思量之际,亓鹭起身道“自臣赴任以来,就一直在查都水监的案牍库,可查到的情况,却叫臣觉得有些心惊。”
“有中枢拨付的一批钱粮,用于修建一些干渠,河道等,这前后的账目根本就对不上。”
“尤其是南疆那边,臣在没赴中枢任职前,是在南疆任职的,对于一些水利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其中最叫臣不敢相信的,是太宗朝兴修的水利……”
听到亓鹭讲这些时,楚凌眉头微皱起来。
在这个位置上待的越久,他愈发能理解他那位皇兄,为何初登大宝时,会表现得如此急躁了。
太宗朝时期的大虞,国力是在不断攀升,治下也是很繁荣的,但是藏在繁荣之下的隐患却暗潮汹涌。
楚凌是知晓他那位皇兄,为何想对北虏一战,甚至表现得态度极其强硬,这分明就是想通过一场战争,继而竖立起他的威信与权势,这样既能叫北虏不敢轻易来犯,还能转过身来去解决内部矛盾。
但宣宗却忽略了一点,他太急了。
这一急,就容易刺激到既得利益群体。
别的不说,单单是逆藩叛乱这件事,从根子上来说,就是宣宗想削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