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征辟杨修(2 / 3)

掉了杨彪和杨党,整个平衡的局势会不会崩塌?

刘封敢用性命担保,只要杨彪失势,曹操一定会把握这个机会独揽朝政。

让刘封头疼的是,如今朝野上下,没有一个人能够替代杨彪。

司徒赵温虽然有才干,有声望,但却已经毫无胆气,根本不能指望他出来和曹操打擂台。

郭贡倒是有胆气,刘封相信只要自己支持对方,他有很大概率肯站出来和曹操争权夺利,但问题是郭贡的才能和声望不够啊。

论声望,郭贡虽是豫州名士,但别说天下级别了,就是在豫州本土,他都不是最有名的那一档。

论才能,郭贡有几斤几两,刘封还能不清楚吗?

“公仁,天子态度如何?”

刘封的目光猛的盯住了董昭,后者眨了眨小眼睛,回答道“天子颇为犹豫,已经否了将豫章太守授予赖恭之议,并对刘表擅自兴兵侵扰豫章颇为不满。”

“再等等!”

听了董昭的回答之后,刘封最终做出决定“现在动手,尚且过早。”

“主公!?”

众人的目光集中了过来,其中带有丝丝疑惑。

在诸葛亮、庞统、董昭、诸葛瑾等人的心里,刘封绝对不是那种优柔寡断的性格。

果然,刘封缓缓摇头道“事在天子而非杨彪,不到最后关头,杨彪不能动。”

诸葛亮、庞统、董昭三人闻言,缓缓点头,片刻之后,诸葛瑾也恍然。

“公仁!”

刘封突然开口叫了董昭一声,随后问道“杨彪之子杨修可曾出仕?如今可在雒中?”

杨修今年应该二十四岁了,只是作为杨家的嫡长子,他很大概率并未出仕,留在家中养望。

刘封记得杨修在历史上是被曹操所征辟,希望此时尚未发生。

董昭闻言之后,当即答道“杨德祖正在雒中,不曾出仕,被杨文先留在家中养望。如今弘农也不太平,关中缺粮,李傕、郭汜多次入寇弘农,为段煨所阻。”

杨家就是弘农人,只可惜如今弘农都被军阀混战给打烂了,别说给雒中的杨彪提供支持了,就连儿子也不敢放在家乡。

雒中虽然清贫,但好歹安全性上要胜过弘农许多。

“子瑜!”

听得董昭之言,刘封当即又唤起诸葛瑾的字来。

诸葛瑾恭敬起身,冲着刘封作揖道“谨在此,恭候主公吩咐。”

刘封坐回席中,安排道“明日一早,你带礼物前往太尉府,为我征辟杨彪之子杨修。”

场中诸人俱是一愣,随即董昭大声叫好道“主公此计妙也!”

诸葛亮、庞统也俱是眼前一亮。

唯有诸葛瑾恭敬应命,静候刘封的其他吩咐。

之所以董昭,诸葛亮、庞统都觉得刘封这一步走的好,恰恰是因为征辟杨修能达到一箭三雕的效果。

如果杨修应征,那从此之后,杨家的嫡长子就成了刘封的下属,日后也是故吏,等同于结下了主从关系。

刘封对杨家可就形成了道义和潜规则上的双重压制。

如果杨修不应辟,以刘封如今征南将军的尊荣,又挟大功而归,杨家必须要给出一个合适的理由。

不论这个理由如何,恰恰都会是刘封发动后手,指责杨彪勾结袁术的证据。

至于这个证据够不够铁,至少以刘封和曹操联手做局来说的话,那必然是铁的杨彪跳黄河也洗不干净了。

刘封叮嘱道“子瑜,你且去府库挑选礼物吧,务必要以最高礼节前往征辟。”

诸葛瑾恭敬应命,见刘封没有其他吩咐了,当即告退,前往骠骑府中库藏挑选礼品。

“公仁,元常如今是何态度?”

等诸葛瑾离开之后,刘封旋即又询问起了钟繇的情况。

钟繇如今和刘封的关系比较复杂,算半个刘封的人,还保留有一定的独立性。虽然刘封对钟繇很是拉拢,但显然钟繇还没下定决心彻底站到刘封一边。

董昭眨眨眼睛,回答道“昭之内幕,皆为元常所传。”

刘封点了点头,心中有些喜色。

钟繇如今执掌司隶校尉,又是天子刘协的心腹爱将,如果对方能够暗中站在自己这一边,那自己这边当能平添三分胜算。尤其是司隶校尉这个职务,只要钟繇愿意辅佐自己,拿下杨彪甚至都不需要找曹操联手。

司隶校尉之所以被戏称为卧虎,可不仅仅是在中低官吏头上的刷出来的威望。

卧虎之衔,更多的就是从三公九卿头上刷出来的。

想到这里,刘封开口道“公仁,我有一事要吩咐你去做。你想办法,请元常寻机入我府中详谈。若是需要我亲身前往,也无不可。”

董昭吃了一惊,可随即想到钟繇的重要性,当即重重点头“请主公放心,昭明白该如何去做。”

********

次日一早,诸葛瑾带着礼物出发,前往太尉府中。

此时的太尉府中,杨彪已经前往宫城处理政务,如今太尉杨彪乃是录尚书事,为尚书之首,理论上总理百务。

只是有大将军曹操在,杨彪处理完毕之后,还得将决断送往大将军府候批。